摘 要:在宋代,食莼是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的普遍现象,莼菜的食用区域不但有所扩展,还成为清供、礼物乃至祭馔。莼菜性寒,久食于保健不利,宋人食莼并非看重其营养、药用价值,而是着迷于莼菜背后的文化意涵。在宋代士大夫看来,莼菜象征着近于大道的至味、隐于山林的真味,并隐喻了游子思乡的主题。这些主题通过食莼的味觉审美进入莼鲈之梦的思想境界。此外,莼菜之形与莼羹之味被借用到书画创作中,成为宋人评论书画笔法的重要标准,对后世文人的心性与生活影响深远。
关键词:莼菜宋代文化史士大夫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杨逸,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宋史、饮食文化史;陕西,西安,。
在中国古代的水生蔬菜中,莼菜是非常特别的一种。虽然古人对于莼菜的食用从《诗经》时期就已开始,但由于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莼菜很难在江南水域中大面积种植、传播,所以,莼菜的种植与食用有很强的地域性限制。然而在宋代,食莼却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宋人不但留下了不少关于莼菜类别、种植、采摘、烹调的记载,还在诗歌、绘画中频繁出现与莼菜相关的主题与意象。有趣的是,虽然研究表明古人对莼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在宋人的一般观念中,莼菜并非高营养的滋补佳品,反而是致病之源、拥有某种魔力。此外,莼菜素因不易入味而饱受食客诟病,但是,不少宋代士大夫却主张烹饪莼羹时不加盐豉,并不惜为此考证诸书、争论不休。可以说,宋代凝萃在莼菜上的种种讨论已经构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绝非现代营养学、植物学、烹饪学所能解释,而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的生活取向、艺术品位、诗画风格。本文试图从文化史视角探讨宋代的食莼现象,庶希以此进入宋代士大夫丰富、矛盾而又极具艺术色彩的日常生活。
一、宋人的食莼风尚与禁忌
作为一种古老的水生蔬菜,莼菜拥有漫长的食用历史。魏晋时期,由于受到南朝皇帝、士大夫的推崇,莼菜成为江南清供的代表,寄托了江南士人的品格与风骨。到唐代,诗人骚客对莼菜更是青睐有加,王维(—)、白居易(—)、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人都作有与之相关的诗篇,莼菜歌咏达到一时之盛。两宋时期,食莼的记载大幅增加,见诸笔记、文集、方志、史书等各类文献。这些记载不仅显示出宋人对于莼菜认识的深化,还为我们揭示了宋人饶有特色的食莼风尚与禁忌。
(一)宋代食莼的地域范围
从植物学角度看,莼菜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云南,乃至山东、黑龙江等省都有分布。然而,从历史记载来看,魏晋、隋唐时期将莼菜作为菜蔬食用的主要是太湖流域,所谓“千里莼羹,岂关鲁卫”,即指此而言。两宋时期,食莼的地域范围有所扩大。从方志、文集相关记载看,宋代食莼之风盛行的地区不但包括建康、常熟、吴郡等传统莼菜产地,还扩展到会稽、赤城、长兴、昆山等地区,远及福州、岳阳等地。这一现象不仅说明宋代莼菜生长的自然地理范围有所扩展,更说明宋代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认识莼菜,并将其视作一种可供食用、足矜夸耀的物产。
莼菜
当然,不同地区出产的莼菜品质参差不齐,采摘、食用的季节也有差异。比如,吴地的莼菜多在秋天采摘食用,故有见秋风起而思莼鲈的典故。在长兴地区,夏初的莼菜“软滑宜羮”、品质最佳,到了夏中则变得粗涩难食。在福州地区,三月至八月间的莼菜“茎细如钗股”,味道甘美,适合采摘食用。这些情况使莼菜的食用时间、空间有所扩展,为宋人食莼风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表1宋代方志中关于莼菜的记载
产地
相关记载
文献出处
华亭
华亭谷出佳鱼莼菜,陆平原所谓千里莼羮意者,不独指太湖也。
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上
赤城
大仁院在县东一十里……有两池极清泚,莼菜生焉。
黄?《嘉定赤城志》卷28
会稽
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柔滑而腴。方春,小舟采莼者满湖中。山阴故多莼,然莫及汀湖者。或云温病起者勿食,犯之辄死。
沈作宾《嘉泰会稽志》卷17
长兴
莼……今水乡亦种,夏初来卖,软滑宜羮。夏中辄麄涩,不可食。不如吴中者至秋初亦软美,此张翰所以思也。
谈钥《嘉泰吴兴志》卷20
宁波
“蓴”本作“莼”,生水中,今东湖多有之。
胡榘《宝庆四明志》卷4
吴郡
今人作鲈羹,乃芼以莼,尤有风味。
范成大《绍定吴郡志》卷29
常熟
蔬之属,韭、薤、蒜、菘、芥、莼、甜菜、生菜。
孙应时《宝祐重修琴川志》卷9
建康
千里湖在溧阳县东南十五里。《晋书》陆机云“千里莼羹末下盐”,《南史》沈文季云“千里莼羹,岂关鲁卫”,皆指此地也。至今产美莼。谷呼千里渰,与故县渰相连,或说“千”当作“芉”,“末”当作“秣”,千、末皆省文也。秣下即秣陵,大氐县境产莼多且肥美,藏蓄可以致远。
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卷18
福州
莼叶,似鳬葵,浮水上,采茎堪噉。花黄白,子紫色,三月至八月茎细如钗股,名丝莼,味甘。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41
昆山
余庆坊,莼莱桥东。
凌万顷《(淳祐)玉峰志》卷上
岳阳
岳阳虽水乡,绝难得莼菜,惟临湘东蓴湖间有之。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二)作为清供、礼物与祭馔
与前代相似,宋人烹调莼菜的主要方法仍是打汤作羹。对莼羹滋味的描写,宋代诗话认为当以杨蟠(—)的《蓴菜诗》为最:
休说江东春日寒,到来且觅鉴湖船。鹤生嫩顶浮新紫,龙脱香髯带旧涎。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年。
水面上浮动的莼叶色泽发紫,宛如仙鹤头顶那一抹深红。滑润在水中的莼丝则如龙首仙髯一般,带有细滑的汁液。配上同样鲜滑的鲈鱼,一道载有“莼鲈之思”的极致美味便摆上了餐桌。虽然从诗歌的角度看,这首诗恐非佳作,阮阅(生卒年不详)称其“可以言咏物,未可以语诗”。不过,这首诗的表现力却是显而易见的,以致“时人以为读其诗,不必食用莼羹然后知其味”。这样诱人的菜肴深受宋人喜爱,使游宦远方的江南才子魂牵梦绕,“追忆漫流涎”;使客居江浙的外地人乐不思蜀,“饱食紫莼香味美,不知归路隔三千”。
莼菜鲈鱼烩
除传统的莼鲈合羹外,宋代莼菜的烹饪方法尚有多种。如《山家清供》中便有锦带羹、玉带羹两种羹菜,前者取自杜甫诗“香闻锦带羹”之句,后者则是笋与莼一同烹制的清供妙品(详见后文)。此外,宋代士大夫之间往往以馈赠莼菜为尚,相互关怀之外,也寄寓某种期许,所谓“却笑吾宗深有托,自怜野鹤在鸡群”。秦观曾将晚春之莼寄予苏轼,苏轼则答以扬州土产。周光宗(生子年不详)把蛎房送与王十朋,王十朋则报以临溪之莼。这些赠予往往引发思乡之情,如张孝祥在吃光友人所赠莼羹后赞叹:“那知岭外炎蒸地,也有青丝满碧笼”;又常常能解宦游之苦,如吉州人刘才邵(生卒年不详)获赠莼菜后大呼“幸益殷孚羮,一解炎蒸毒”。甚至在友人去世后,宋人也要以莼鲫祭奠,以诉衷情。
(三)宋人食莼的种种禁忌
必须指出的是,宋代流行的食莼现象并不意味着时人将莼菜当作食用价值很高的蔬菜。恰恰相反的是,莼菜在宋人的一般知识中仍然是比较危险、神秘的植物。唐代有不少食疗本草类著作提到莼菜,但是,对于莼菜的性质(平还是寒)、药效、副作用等没有达成共识。宋人编纂此类著作时,虽然也编入了一些食莼的药疗方法(如莼鲫羹、石首鱼莼菜羹等),却往往在专论莼菜时突出它的危险性。以唐慎微《证类本草》为例,该书开列的食莼“副作用”极多。对唐代书中所谓莼菜“久食大宜人”的说法,《证类本草》更是大加驳斥:
《唐本注》云:莼,久食大宜人……今按陈藏器本草云:按此物,温病起食者多死,为体滑,脾不能磨。常食发气,令关节急,嗜睡。若称上品,主脚气。《脚气论》中令人食之,此误极深也。常所居近湖,湖中有蓴及藕,年中大疫,既饥,人取蓴食之,疫病差者亦死。至秋大旱,人多血痢,湖中水竭,掘藕食之,阖境无他,莼、藕之功,于斯见矣。
按此,莼菜绝非能够长久食用的佳蔬,长久食用会导致关节疾病,令人嗜睡终日。所谓食莼能够“能引疫气”、治疗脚气的说法也靠不住。不然,何以疫病中以莼为食的百姓仍然不免于死呢?宋人还认为莼菜不是所有人都可食用,病人食莼尤须注意。如《伤寒总病论》说,温病不可食莼菜等物,“食之皆发热黄,下利不救”。《养生类纂》称,肠风、五痔,大便下血等疾病患者忌食莼菜。即便是常人食用莼菜时也要注意食物相克的问题,如莼菜不可与醋一起吃,否则“令人骨痿”。此外,在宋人的观念中,莼菜似乎具备一些奇异特性。苏轼《物类相感志》曰:“漆器不可置蓴菜,虽坚漆亦坏。”温革(生卒年不详)《琐碎录》曰:“厕中生蛆,以蓴菜一把投于厕瓶中即无。”
这些对莼菜的认识未必“科学”,却为宋人所普遍尊信,以致有人将莼菜性冷不能多吃当作终身憾事。当然,这般奇异的菜蔬并非所有人都乐于品味。所谓“莫问桃花红,但说莼菜生”“春深买得一丝莼,绝胜农家碧涧芹”等说法表明,食莼在宋代主要是一部分士大夫的饮食风尚,是专属于“吾宗”“吾儒”“骚人”“文章家”的雅好、清供。从《梦粱录》对莼菜付之阙如的情况推断,庶民阶层中并无普遍的食莼习俗。只有灾荒来临时,莼菜根才会成为“穷民”得以活口的“圣米”。
二、宋代士大夫的食莼文化
既然宋人并不认为莼菜是食用、药用价值很高的蔬菜,食莼也不是宋代各阶层都流行的风俗,那么,为什么不少宋代士大夫偏偏衷于此味呢?细读宋人关于莼菜的讨论可知,宋代食莼现象中蕴涵了比较深刻的文化原因,寄寓了宋代士大夫独特的生活理想。
(一)儒者求道之味
莼菜味道清淡,且不易入味,故有“盐豉欲调难并美”的说法。不过,这一现代烹饪学难题古代士大夫眼中却成为莼菜的优点之一。他们喜食莼菜,正是因为莼羹代表了近于达道的真味、至味,正所谓“淡薄斯近道,厚味腊毒深”。例如,陆佃在解读《诗经·泮宫》时将食莼与求学悟道联系起来,其论曰:
《泮宫》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二章》曰:“薄采其藻。”《三章》曰:“薄采其茆。”芹取有香,藻取有文,茆取有味。盖士之于学也,揽其芳臭而至,则采芹之譬也。既至矣,于是学文,则采藻之譬也。及其久也,知道之味,又嗜而学焉,则采茆之譬也。
这种说法发前人之未发,认为“采芹——采藻——采莼”的歌咏次序中隐喻了儒家“立志——学文——求道”的为学次第。采莼、食莼赫然位于最高一层,近于至道。相似地,赵抃在参观周敦颐的“濂溪书堂”后也感慨地说“有莼足以羹,有鱼足以鲙。饮啜其乐真,静正于俗迈”,认为周敦颐在莼鱼蔬食的生活中参悟“孔颜之乐”,以“光风霁月”的气象树立了道学异于流俗的圣贤品格。
由于追求真味,宋人甚至主张莼羹不加盐豉,追求无味之味。宋祁《初到郡斋三首》云:“秋蓴不下豉,霜蟹恣持螯。”苏轼则曰:“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蒲萄压酒浆。”在此,杨万里的《松江莼菜》一诗论说颇详:
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晶帘。一杯淡煮宜醒酒,千里何须更豉盐。可是士衡煞风景,误将膻腻比清纤。
在诚斋看来,陆机(—)以莼羹比羊酪的说法大煞风景,清轻远胜的江南清供又怎能与膻腥油腻的北方菜品相并列?为了论证“千里莼羹”是否应加盐豉调味,宋儒甚至就《晋书·陆机传》“千里莼羹,未下盐豉”一句争论不休。不少学者坚持认为“未下”不当作“末下”,亦非吴之地名,该句的真正意思是:“莼羹不必盐豉,乃得其真味。”
莼菜枝叶
(二)隐者山林之味
宋人追求的“真味”不但是儒者求道之味,也是带有老庄风格的隐者之味。当政治抱负落空,宋代士大夫总是希望寄情山水、回归自然。张耒《同荣子邕登石家寺阁》诗曰:
高楼南望一伤神,霭霭东风万里春。地阔山川围白日,天低观阙近浮云。惊心鸟语知时好,照眼花枝着意新。不是莼羮胜羊酪,素衣真怕洛阳尘。
同样是“千里莼羹”的典故,张耒对陆机的理解明显与杨万里不同。在他看来,陆机根本不曾关心“羊酪与莼羹孰美”的问题,而是借此表达自己不愿与晋室同污的清远之志。这种类似《诗》《骚》般的香草美人隐喻了诗人的隐者情怀,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场的厌恶,将人生的感悟寄托于一杯莼羹。正所谓:“一杯有味功名小,万事无心岁月长。安得便抛尘网去,钓舟闲傍画栏旁。”
因此,隐者嘉会也就少不了莼羹为伴。《山家清供》中有一道“玉带羹”,便因此而来:
春访赵莼湖(壁),茅行泽(雍)亦在焉。论诗把酒,及夜无可供者。湖曰:“吾有镜湖之蓴。”泽曰:“雍有稽山之笋。”仆笑:“可有一杯羹矣!”乃命仆作“玉带羹”(以笋似玉,蓴似带也)。是夜甚适,今犹喜其清高而爱客也。每诵忠简公“跃马食肉付公等,浮家泛宅真吾徒”之句,有此耳。
从引文来看,赵壁、茅雍当是两位隐士。林洪(生卒年不详)与二人的这次会晤,可说是“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三人谈得很投机,至深夜而把酒论诗之兴不减,于是思有所食。有趣的是,赵茅二人的对话以“镜湖之莼”对“稽山之笋”,不失诗意之间,不但延续了诗话主题,还成就了一道“清高而爱客”的美食。林洪之所以感到“是夜甚适”,既是因为所论甚适,又是因为饮食甚适。“诗”与“食”之间充满隐逸之趣。
(三)游子思乡之味
若是真味近于无味,则无所食亦可谓知味。频繁出现于宋诗中的莼菜意象并非都因食莼而作。对生于莼乡的诗人而言,莼羹早已化作故乡的象征,像《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玛德莱娜小饼干一般,拥有“一念莼鲈便到吴”的魔力。
以王十朋(—)为例。王氏为温州乐清人,长年游宦于饶、夔、湖、泉诸州,颇有官声,深受爱戴。作为客居在外之人,食莼最能勾起他的思乡之情。他的《莫漕以莼羹荐杯》诗云:
萧瑟秋风送雁回,梦魂终夜绕箫台。年家知我乡心切,斫鲙羹莼荐酒杯。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遇莼羹,则感慨万千。乡人相邀不以酒浆却烹莼羹,可谓深知诗人之心。可以推断,当淡雅醇滑的莼鲈之味入口,王十朋一定会想起家乡的莼湖。据方志记载,莼湖在乐清县东北35里群山之中,与梅溪、左岭、小雁荡俱为当地佳景。王十朋曾作《莼湖》诗:“水晶银线满湖中,遥与吴江气象同。我辈他年厌游宦,思归应不待秋风。”诗成之后,王氏屡次翻看,并补作题注曰:“莼湖,在扬溪之南。吾乡无莼莱,独此有之。此诗乃旧日作。”由莼羹之味联想到莼湖之美,食莼的味觉体验转变为对家乡美景的观照、想象,产生了很强的画面感。
三、莼菜入画与画如莼菜
如果说,宋代士大夫食莼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莼羹之中隐喻了归隐家乡的典故,能够引发食客对于故乡图景的观照、想象,那么,绘画便是这种审美需求更为直接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宋画中涉及莼菜意象者不在少数。据《南宋馆阁续录》记载,南唐著名画家徐熙(生卒年不详)曾画《梨花莼菜》,这或许是历史上最早的莼菜画。徐熙是金陵人,长年生活在莼鲈之乡,隐居不仕,以山水、图画自娱。他的画作多以汀鸟渊鱼、蝉蝶蔬果为主题,画风意在用墨,“气格前就,态度并茂,与造化之功不甚远”。显然,他之所以热衷于将莼菜纳入创作主题,不但与其久在江南的生活经历相关,更寄托了一种游心山水、清雅脱俗的隐者情怀。虽然徐熙的人格、画风受到宋人推崇,于文人画不无开拓之功,但是,这种格调并非宋代宫体画的主流风格。从馆阁藏画情况看,宋代宫体画中绝少莼菜主题,以莼鲈入画乃是宋代文人画的“专利”。
宋画中的莼菜主题大体有两类:一类以人物为中心,往往以张翰思乡为主题,借用“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对其高风亮节的歆慕,如《四贤图》《三高图》《张翰思莼鲈图》等;另一类以山水为中心,或径以莼菜入景,或让人做莼乡之梦,将一片冰心寓于山水,如《吴松秋远图》《云壑庄图》《朴乡钓隐图》等。相比而言,后一类绘画的表达方式更加婉约,更具文人情调。如朱元成(生卒年不详)所作《云壑庄图》,上题陈傅良(—)诗一首:
功成不受富贵污,轻舟扁然下五湖。至今风流在姑苏,我复见此云壑图。两坡乔木樛相扶,残山剩水千里余。天际未知何有无,一苇横绝双风蒲。杨花春岸秋莼鲈,在在着此儒仙臞。世无宗师貌不如,谁其嗣之吾大夫。
这首题诗全名为《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则朱元成做过瑞安宰。考《万历温州府志》卷7《秩官志》,朱氏于庆元六年()到任,嘉泰三年()卸任,同年陈傅良殁,则《云壑庄图》或作于此间。从陈诗的描写来看,《云鹤庄图》所绘山水虽不算奇绝,却充满淡薄之味。近处两座土坡上几株乔木横竖相扶,远处则有“残山剩水”为衬,无论山峰还是水面都一望无际、远至千里。细看水面上那一片孤帆,难免令人作杨花之叹、莼鲈之思。显然,山水美妙与否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画者希望用比诗赋更为直观的形式抒发思乡、归隐的胸臆。对陈傅良这样的赏画人来说,观画宛如读诗,而题诗亦即观画。
在宋代,莼菜的文化意味极强。一方面,它可以将味觉美转换为视觉美,超越口腹之欲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淡雅、细腻的莼羹之味与圆润、滑水的莼菜外形可作为画家的灵感来源,形塑一种独特艺术风格。众所周知,宋人对吴道子画有“挥霍如莼菜条”的评价。米芾《画史》曰:“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圜润折算,方圆凹凸,装色如新。”赵希鹄《洞天清录》曰:“画忌如印。吴道子作衣纹,或挥霍如蓴菜条,正避此耳。”相关研究指出,吴道子可能借用了书法中的篆书笔法,所谓“莼菜条”笔法具有环绕温润、逆来顺往、笔势圆转等特点。关于这种笔法,米芾曾在文集中有所说明:“书非以使毫行墨而已,其浑然天成如莼丝是也。”此论虽指书法而言,却与画法有相通之处,强调的是用笔的圆润细滑、浑然天成。
另外,李公麟也被认为是“画如莼菜”的杰出代表。《朱子语类》卷曰:
秘书省画得唐五王及黄番绰明皇之类,恐是吴道子画。李某跋之,有云:“画当如莼菜。”某初晓不得,不知它如何说得数句恁地好。后乃知他是李伯时外甥。盖画须如莼菜样滑方好,须是圆滑时方妙。
图一李公麟《维摩诘像》
对“画当如莼菜”的说法,朱熹一开始表示不解,但在知道此言为李公麟外甥所说后,这一难题似乎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所谓画如莼菜的说法,无非是要用笔圆滑。朱熹的这一恍悟说明,李公麟的绘画风格圆滑如莼是时人共识。从其所画《维摩诘像》(图一)看,他对于衣带、云气的处理笔法纤细、柔顺,宛如在水中游弋的春莼之丝,又如莼羹入口时那一抹香滑。
总之,宋人对于书画中的运笔之法已经有相当清醒的认识。正如陆游所言:“文章与画共一法,腕力要可回千钧。锱铢不到便悬隔,用意虽尽终苦辛。君看此图凡几笔,一一圆劲如秋莼。乃知世间有绝艺,天造草昧参经纶。吾言末竟且复止,剩发幽奥天公嗔。”无论春季纤细的莼丝还是秋天圆劲的莼叶,莼菜总能激发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调,这一情况已远远超过饮食文化的范围。
结 语
在宋代,食莼是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的普遍现象。从文献记载看,莼菜在当时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成为清供、礼物乃至祭馔,被不少方志编入地方物产名录。不过,这种近似于“野菜”的水生菜蔬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市井店铺很少出售莼菜做成的食物,一般民众也只是将其作为救荒菜备用。所谓食莼风尚,仅在士大夫之间存在。从宋人对莼菜的一般认识来看,士大夫食莼不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价值,而是因为莼菜之味代表了士大夫与众不同的生活品味。在他们看来,莼菜象征了近于大道的至味、隐于山林的真味,并隐喻了游子思乡的主题。这些文化因素可因食莼的引发,却不必在口腹的体验中获得。宋诗中大量的莼菜意象旨在描绘一幅江南莼乡的画面,通过观照、想像令读者领略莼鲈之美。在这里,“初尝莼羹美”的味觉体验已经被转化为画面感极强的视觉体验。这种审美体验在如诗的宋代山水画中得到了更好的表达。宋画中以莼菜入画者不少,观之令人做莼乡之梦。这种绘画题材不为宫体画所喜,却得到文人画的青睐。甚至,莼菜之形与莼羹之味被借用到书画创作中,成为宋人评论书画笔法的标准。通过食莼,宋代士大夫试图划清与达官显宦、膏粱之徒的界限,建构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味觉上,士大夫追求清淡,不热衷“厚味”;在视觉上,士大夫追求自如,无意于工致。当一杯清淡如水、典雅如画的莼羹摆上桌案时,他们所收获的审美体验正如吟一首莼鲈之诗,看一幅水墨山水。这不仅是“艺术的生活化”,更是一种求道、悟道的生命体验。从这点上看,宋代士大夫的生活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的饮食、诗赋、绘画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延续了这种品味。
致谢:本文的写作受到浙江大学历史系张权博士启发,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赵欣
(原载于《地域文化研究》年第3期,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