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雪,叫朋友圈的雪
有一种圈,叫不下雪的“天命圈”
有一种人,叫天天盼雪的人
东北、西北地区早已经下雪
“代堆雪人三十一个,雪地写字五块一个,包你不吃亏不上当。”
“满天满地都是白色呀!”
“我们现在下的都是雪片儿,不是雪花。”
南方地区也迎来了初雪
“今年的雪可真多,厚厚一层也不化。”
“下了雪,世界都变安静了。”
“房顶上、树叶上、窗台上全都有,堆雪人不成问题。”
甚至连海南都有自己的“雪人”
“快快快,下雪了!别浪费了,我要堆雪人!”
“雪不够怎么办,给它堆个围巾吧。”
“可真难得,拍下来留念!”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张图。
相传在中国地图上有一个神秘的圈子,当全国各地都沉浸在一片银装素裹中时,这个圈子却能在持续降温的同时完美避开每次大范围降雪。
没错,这就是北京、天津所在的天命圈。
无法形容,直接上图。
我们“一点也不羡慕”他们!
为了缓解大家盼雪的焦虑
我们贴心地准备了去年的雪图
第一张是去年一月份的雪
在夜幕里洋洋洒洒
第二张是去年四月份的雪
像一个惊喜从天而降
当时大家都很意外
四月天里居然还有雪的礼物
要知道,小青年每句话都可能成为考点!
下面一起看一下这次的考纲!
我们知道,降雪气候是导致航班延误,甚至是造成空中浩劫的一大因素之一,我们来细数一下降雪对民航各个方面的影响吧。
对飞行器本身
对机翼的影响
飞机得以停留在空中所依靠的升力中,有90%以上是由机翼所产生的。当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到飞机表面以后,会在机翼和气流之间形成大大小小的结冰体,从而起到破坏飞机升力的作用。若是在起飞过程中,由于云、冻雨分布的情况不均匀造成了飞机左、右机翼上表面的冰、雪、霜积存的厚度、状态和污染的区域不一致,造成了飞机左右大小不一样的升力。飞机速度本来不大,加上污染机翼造成的安定性不好,一旦滚转力矩超过了操纵力矩,在低高度、小速度、大载重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飞机坠毁。
对发动机的影响
在飞行中如果遇到过冷水滴或空气中的水汽就会使进气口产生积冰。发动机进气口结冰时,发动机进气量受影响,会使气流发生局部分离。积冰还能在进气道产生大的冰圈,使最大推力减小,发动机容易喘振。发动机整流罩能迎风面容易形成较大的冰块,形成的大冰块一旦碎裂,就会进入发动机,损伤飞速旋转的叶片,严重时导致发动机损坏或者熄火。
对机身和通讯设备的影响
冬季降雪天气气温比较低,对飞行探头和通讯设备的影响很大。例如从南方飞去北方的飞机,有时会出现很多平时不常见的故障。这些都是由于过大的温差造成的热胀冷缩现象,会导致机件间缝隙加大或过紧,出现探头以及导管间积存的水汽凝结造成导电性能变化的情况。无线电天线积冰会影响通讯,甚至中断联络,大量积冰能使天线同机体相接,发生短路,无线电航行设备失灵。飞机外部传感器探孔、探头和传感器附近区域有污染,飞行仪表、发动机仪表或其它仪表以及自动系统会提供错误的信息,可能飞机已进入危险状态但飞行员无法觉察。
对机场
机场能不能起降飞机和进行航空活动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跑道道面是否符合飞行活动的标准。
积水是最常见、最典型的道面污染形式。积水道面上飞机的滑跑主要受滑水的影响。滑水现象是在积水道面上滑跑时,积水层在机轮的挤压下产生流体动压力,这一压力一方面阻止机轮的旋转,另一方面将机轮托起离开跑道表面。如果滑水现象发生在飞机的前轮,可能会引起转向能力的丧失;如果发生在飞机的主轮,则会导致刹车效果的降低。冬季由于强冷空气的入侵,机场出现降雪天气,在跑道表面上极易形成冰层。由于飞机速度是影响滑水现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这类情况下就需要计算临界滑水速度,防止飞机在着陆时超过临界滑水速度而危及着陆安全。
对飞行员
飞机风挡积冰会严重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降低其透明度,难以判断周围视野,给起飞、着陆造成困难。
路面积雪还会造成“雪盲现象”。“雪盲现象”是在雪后放晴时飞行员驾驶飞机通过离地面较近的地,由于大雪覆盖了大部分陆地,会反射强烈的紫外线光线,当飞行员不注意保护眼睛时,紫外线就会灼伤飞行员的眼睛,对眼睛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眼睛受伤的程度和照射的时间成正比,照射时间越长,对眼睛的伤害越大,严重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科疾病。所以遇到大雪天气时飞行员应及时佩戴太阳眼镜,防止眼睛被强紫外线灼伤。
所以飞行员们都带墨镜不是为了耍帅哦!重点!
(虽然这位李姓演员真的很帅)
距离假期只有十天
而我们的冬天,还差一个雪景
不知道回家后的你能否看到雪
家乡的初雪是什么时候?
家乡的雪又是怎样的呢?
洋洋洒洒或是安静柔软?
欢迎评论区分享家乡的雪的故事!
雪后的中航大应该特别美吧....
不知道今年天命圈有没有下雪的打算呢?
文字
郑昊洋陈雪阳
图片
朱焕博(部分来源网络)
实习编辑
丁若卿
责任编辑
王宇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