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是为了挑战极限,更需强调极限的规则意识、专业精神和保障能力◇长距离越野等极限运动参与者,需要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敬畏比赛,能迎难而上也能知难而退
2月15日,游人在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体验蹦极吴勇兵摄/本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人参加越野赛,21人遇难,8人轻伤……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发生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仍给国内其他各类运动敲响了安全警钟——极限运动是为了挑战极限,更需强调极限的规则意识、专业精神和保障能力。 “极限”的魅力在哪 年10月14日,菲利克斯·博嘉特纳刷新极限跳伞的世界纪录——他以每小时公里的速度,从3.9万米高空一跃而下,创造了人类新的极限。 这位勇敢的奥地利人“一跃成名”,被媒体誉为“人类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技表演之一”。 不过像博嘉特纳这样功成名就的极限运动员只是凤毛麟角。在他身后从事极限运动的许多人,常常被视为“不珍惜生命”。 尽管会遭遇误解,极限运动让人们在跨越身心障碍后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仍吸引不少人心驰神往、甘心追随。《超越极限:极限运动中的普通人奥德赛》的作者麦克·贝恩的说法是:“拿蹦极来说,跳下去的一瞬间,你会感受到生命的不朽,而这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 一位拥有近30年户外探险和救援经验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告诉记者,他最开始参与户外极限运动,就是想挑战大自然,希望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他会更享受运动过程中那种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敬畏自然的感觉,这让他“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也是极限运动专业玩家和业余玩家之间的区别。据了解,仅仅为了追求新鲜刺激,或是博取眼球参与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冒进者。而专业的极限运动玩家,会更珍惜生命,追求的是严谨与浪漫同在、冷静与狂热共存。 比如纪录片《徒手攀岩》镜头下的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他在年6月无辅助徒手攀上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英尺高的酋长岩。而在正式攀登酋长岩前,亚历克斯用将近2年时间准备,他和团队把岩壁分段拆解并集中讨论难点,不断进行带绳训练,并实地排除障碍。通过多次失败的尝试,记录各种情况的变化,做足风险应对,最后才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案,并实现成功登顶。 清楚每一个风险 极限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经过30多年发展,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运动类别。 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同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取消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 此举激活了相关市场,速降、滑板、极限单车、攀岩、雪板、空中冲浪、街道疾降、跑酷、极限越野、极限滑水、极限轮滑、漂移板等各类极限运动在我国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极限运动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总量由原来的家增长至近3万家。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北至内蒙古、南到海南,从传统的蹦极、攀岩,到近几年新晋的悬崖大秋千、速降等,极限运动旅游项目遍布各类景区。对景区来说,极限运动项目因刺激性较强、博人眼球,可引来更多 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没能跟上,特别是时有发生的伤亡事故,给极限运动的发展带来争议。目前市场上部分户外极限运动俱乐部,还存在无相关资质、无专业领队、无完备应急预案的“三无”乱象,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此外,随着极限运动热度增加,部分专业培训机构降低标准,开办各类速成班,不仅容易把初学者带入危险境地,而且可能给极限运动的未来蒙上阴影。 以“极限思维”为安全托底 显然,极限运动的良好发展,尤其需要强调极限的规则意识、专业精神和保障能力。 首先是严格的规则意识。极限运动的真正危险,是规则之外的危险。这要求极限运动的主办方和参与者都能最严格地遵守规则。 通常而言,如何有效指导并规范极限运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预警、控制、施救行为等,要靠安全政策法规系统。这也是极限运动安全保障系统的基础。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认为,中国田径协会已经出台《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等文件,对越野跑等提出技术标准,针对参赛人员也出台了《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参赛指南》等技术建议。“现在看来,很多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没有相关政策和标准,而是因为这些政策和标准没有被赛事组织方严格遵守,没有被参赛者熟悉掌握。” 其次,高度的专业精神。欠缺专业技能和知识,是一些极限运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要求主办方和参与者有极强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 在主办方层面,需对相关运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准备详细的活动计划、运动装备、应急预案和救援设备,并严格筛查参与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运动要求,为参与者购买相关保险等。 特别是在比赛前,主办方需要聘请专业老师或有经验的教练给参与者进行短期培训,讲授相关安全常识,尽到风险告知义务,让参与者做好充足的心理、物质和身体准备。黄璜介绍,风险告知包括告知参与者运动的难度、面临的风险,对参与者身体、心理素质和经验的要求,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要求和注意的事项,在遇到危险时的自救和求援方法等。 在参与者层面,也应准确评估自身水平和参赛能力。尤其是对长距离越野等赛事,更要在自我保护前提下,敬畏比赛,能迎难而上也能知难而退,既提前了解自救知识,也懂得及时果断申请救援。 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认为:“喜欢户外极限运动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有专业知识和充足的体能储备。达到了什么级别,再去参与该级别对应的活动,做和自己能力相应的事情。” 第三,强大的保障能力。除充分的风险告知外,主办方对参与运动者还需有强大的安全保障能力。 比如,在活动开始前和进行中,主办方需检查参与者的装备和身体状况,指导帮助参与者依据自身经验及时预测、判断风险,并据此对活动方案作出适当调整等。而当突发事件发生,主办方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搜救措施,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总之,极限运动挑战的是“极限”,但相关各方需要在规则意识、专业精神和保障能力上树立极限思维,甚至是做足“超限”准备,方能减少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