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夏天,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在白宫里和家人们用餐。
突然,一声尖叫响起,只见餐桌上有一个小碗碎裂开来,里面的液体流满了桌面,幽蓝色的火焰不停地跳动,还伴随着阵阵芳香。
好在火势不大,在警卫的努力下很快被扑灭,惊魂未定的尼克松拿起一旁的白色酒瓶感叹道:“这来自中国的酒真是不简单啊……”
尼克松为何会提到“中国的酒”?这场意外和“中国的酒”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一切,要从他在中国度过的,那震惊世界的一周讲起。
尼克松家庭合影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年2月17日,白宫门口挤满了送行的人群。
尼克松总统夫妇缓步走到屋外,和大家握手告别,准备乘飞机前往中国。
尼克松向所有前来送行的人们表示了感谢,说道:
“如果说关于此次中国之行,我有什么希望被写下来的话,我希望引用第一批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在月球上留下的纪念碑上的文字,‘我们是为了所有人类的和平而来’。”
在人们的鼓掌欢呼声中,尼克松夫妇登上了直升机,飞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换乘空军一号飞往中国。
尼克松与前来送行的群众们握手道别
和在发言时的气定神闲不同,尼克松的内心其实对这次中国之旅充满了不安,访问一个没有建交的国家,对他来说是十足的冒险。
飞机上,尼克松不断地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确认着行程,和比较了解中国的基辛格询问在中国相关的礼仪。
他还反复强调,当他第一次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时候,必须保证电视机拍摄下来的镜头里面不能出现其他人,在到达北京前他至少强调了十几次,但尼克松还是不放心,让人安排了一名警卫负责堵住机舱口。
尼克松夫妇到达北京,周恩来总理早已等候多时
2月21日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而周恩来总理已经等候多时了。
在下飞机前,尼克松总统反复询问周恩来总理有没有穿大衣,确认看到周总理穿了大衣后,他才放心地穿上大衣。
舱门打开,尼克松总统夫妇缓步走出,尼克松看到周恩来后喜笑颜开,伸出手径直迎了上去,而周总理也带着笑容伸出了手。
两双世界巨手终于跨越了25年的距离,跨越了辽阔的太平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尼克松总统激动地说:“总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总理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国家访问,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
这一次握手等待了漫长的时间,经历了对抗与斗争,跨越了巨大的政治、文化差异,象征着旧时代的结束,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
握手结束后,尼克松和周恩来并排行走,没有鲜花、没有人群、没有红毯,有的只是我国威严的仪仗队以及中国、美国的国旗
当时的仪仗队都是从各个部队里选拔出来的精英,那种染血的肃杀之气让尼克松有些紧张,但也十分赞赏:“中国仪仗队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一个!”
这种有节制的欢迎仪式在当时的中国看来是很正常的,但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说,多少有点失望。
这时,基辛格告诉尼克松总统,按惯例,国家元首访问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为人~人,而此次为了欢迎他,仪仗队员多达人,是少有的高规格。
听到这,尼克松总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天中午,钓鱼台国宾馆为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准备了丰盛的午宴,为表达对总统夫妇的欢迎,毛主席亲自指示为午宴添了三道菜:烧滑水、鱼翅仔鸡、牛排。
尼克松夫妇得知这三道菜是毛主席特意安排的之后非常高兴,在美美地享用后还连声感谢。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烧滑水这道菜对于不喜欢多刺鱼的外宾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毛主席执意要加上去。
因为烧滑水是用青鱼的尾部做主料,那是鱼身上最有力的一段,就好像是鱼游水时的舵和推进器。毛主席想借此表达,希望中美两国从此能够一起推动两国及世界向前发展。
第二天,尼克松总统在基辛格的陪伴下前往中南海和毛主席会面。
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毛主席表示谈话的范围只在哲学,原本只有15分钟的会面,一直持续了1小时零5分钟,两人最后愉快地握手道别。
神秘的中国美酒
年2月21日晚上7点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盛情款待尼克松一行。
这次访华,美国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尼克松本人更是做足了功课,在答谢词中特意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希望我们两国人民能够携手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
致辞结束后,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共同举杯祝酒,稍一留意就会发现,周恩来总理在和尼克松总统碰杯时,杯沿低于尼克松总统的酒杯,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礼相待。
周恩来用来招待尼克松、基辛格这样的贵宾时,用的是据说已经储存了30年以上的茅台酒。
当服务员打开古雅的水白陶瓷酒罐后,一股特殊的芳香缓缓飘散,周围的外宾都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这神秘的中国酒。
周恩来举起盛满酒液的小杯热情地和尼克松介绍:“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
这纯净透明、醇香幽郁的茅台酒液,把尼克松以及在座的外宾们都迷住了。
茅台酒
尼克松说:“我听说过您讲的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点火时,烟还没有点着,他自己先爆炸了。”讲到这,尼克松没等翻译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周恩来听完后也开怀大笑,用愉快的声音说:“总统先生,它确实可以燃烧。”
说着,周恩来拿来火柴,“呲”地一声,他杯中的茅台酒燃起了幽蓝的火焰,让尼克松看得啧啧称奇。
在周恩来和每一位美国官方代表人员敬酒时,尼克松留意到,说是干杯,但周恩来并没有一口喝干,而是用嘴唇轻沾一下杯沿,然后礼貌地和对方致意。
尼克松有些疑惑:“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
周恩来笑了,眼中满是怀念:“过去能喝,红军长征时曾一次喝过25杯茅台。”他转着手中的酒杯说:“比这个杯子大。”
在尼克松吃惊的神色中,周恩来开怀笑道:“现在不行啦,年龄大了,医生规定我每天不能超过两杯,最多三杯。”
尼克松一边感慨一边想起了曾经在书里读过的故事:“听说红军长征途中攻占生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把镇里的酒全部喝光了。”
周恩来哈哈大笑:“长征路上,茅台酒是我们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口、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尼克松边听边点头,举杯说到:“那么,让我们用这‘万能良药’干杯!”
周恩来总理(左)和基辛格(右)
杯觥交错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现场演奏起了《美丽的亚美利加》和《牧场上的家》两首美国乐曲,把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两首曲子都是周总理事先安排好的,其中,《美丽的亚美利加》是尼克松总统就职时曾演奏过的曲子,也是他心爱的乐曲之一,周总理选取这首曲子就是为了让尼克松总统像回到自己家乡一样亲切。
尼克松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曾描述过当时的心境:“当我听到这首熟悉的美国民歌时,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听着熟悉的歌曲,尼克松和外宾们沉浸在了茅台酒的酱香味中,不少人都喝得飘飘然,连尼克松总统都两颊通红,美国随行的记者们也都晕乎乎的,连手中的相机都忘了举起。
就在中美两国领导人端着美酒,频频碰杯时,一位美国记者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举起摄像机来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刻,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干杯时的珍贵画面向全世界播送后,茅台酒也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
神秘的“34号特供处”
有了美酒,还要有佳肴。
要为国宴做准备可马虎不得,咱们有一个诞生于新中国之初的食品“特供”机构,专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访华元首以及类似国宴这样的重大国事活动提供安全的食品保障。
出于保密需要,一直以来都是以门牌号码“34号”来命名。
这次尼克松总统访华,工作人员们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为美国来宾们准备了多达几十道的美食,有大拼盘、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西湖莼菜、杏仁酥等等。
其中包括:冷盘9道、热菜6道、点心7道以及甜品、水果、酒水饮料等,从规格上来讲,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有的。
为了让外宾们满意,“34号特供处”的工作人员们煞费苦心,得知美国人喜欢吃海鲜后特地到辽宁省进行采捕,挑选出精品运到北京,当尼克松总统听说这些新鲜的鲍鱼是从黄海深处捕捞的时,不禁为中国人的好客而感动。
宴会上有一道“芙蓉竹荪汤”,其中的原材料竹荪产自四川长宁,竹荪的鲜美可口让尼克松总统赞不绝口,基辛格也竖起大拇指夸到:“这是你们中国的白珍珠。就连全世界最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还没来得及记载。”
担心外宾吃不习惯,“34特供处”工作人员们还准备了一些外国常见的食物。但奶酪和鱼籽等食品在外国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在当时的中国还很少见,费了很大劲才备齐。
而美国方面还提出要为尼克松夫人准备一种可以直接饮用的果汁,在当时也很难实现,于是采用“土办法”,用人工压榨的方法为客人奉上了新鲜的“果汁”。
国宴上的所有食物都要进行安全检查,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毒物化验和细菌化验,有关工作人员从接到任务起就进行秘密地取样化验,做到“随到货,随取样,随化验。”坚决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出半点差错。
一盘盘的美味佳肴端上桌来,服务员还很贴心地为外宾们放上了一份刀叉,而尼克松总统却婉拒了刀叉,拿起一旁的筷子来轻松自如地夹取美食品尝,让一旁的周总理大加赞赏。
原来为了这次访问的成功,尼克松埋头苦练了一个多月的筷子,直到能够熟练地夹起滑溜溜的小塑料球来,不仅如此,尼克松还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文,如“你好”,“谢谢”,巧妙地拉近了和中国人的距离。
尼克松的苦练很有成效
还有个趣事:晚宴结束后,尼克松总统用过的筷子被《多伦多环球邮报》的记者,约翰·博纳斯“顺手牵羊”带走了,除此之外,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用过的国宴中英文菜单也被美国记者争相抢走。
“不到长城非好汉”
接下来的几天,周恩来总理全程陪伴着尼克松总统夫妇一起领略了中华文化,总统夫妇第一站就是闻名全世界的万里长城。
2月23日尼克松总统夫妇到中国的第三天,北京下了一场瑞雪,这可急坏了周总理。
原定的行程里,24号也就是第二天,尼克松总统夫妇就要去登长城了,可这几日北京连续的下雪,导致从钓鱼台到八达岭的道路积雪冻结,两辆去勘探道路的车辆都追尾了。
登上长城的尼克松夫妇
周总理亲自指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美国总统尼克松从太平洋彼岸来到中国,来到北京,无论如何,长城都必须让他看一看!马上安排人手,必须保证明天出行一路安全,决不允许追尾这种危险事件再次发生。”
当天下午,北京市动员了10万名群众,出动了辆洒水车,连夜清理了从钓鱼台到八达岭的路线,还安排了人手对登上长城必须经过的步行道路进行了积雪清理工作。
24日早上8点,参观长城的车队准时从钓鱼台出发前往八达岭,一路上,两边的树上依旧银装素裹,但路面上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冰雪。
让美国人不得不叹服中国人的团结心和组织力。
尼克松夫妇和美国外宾们登上长城
当尼克松总统夫妇登上烽火台,眺望着长城内外的景色时,周围的记者们也围了上来,意犹未尽的尼克松总统对着镜头有感而发:
“我们希望不管是实体的城墙或是意识形态上的城墙,都不能隔开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我们跨越重洋,经历了英里来到这里,这次来到中国的许多方面都提醒我,这次旅行简直是太值得了。”
之后的日子里,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安排下,除了会谈的时间,尼克松总统和美国客人们都在欣赏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应邀观看体育表演,参观了故宫、观看话剧表演以及各项民间艺术,在参观北京动物园的时候,尼克松总统夫人尤为欣喜。
大熊猫的魅力
22日下午3点35分,尼克松总统夫人参观了北京动物园,随同的还有外国记者数十人。
刚下车时,尼克松总统夫人就表示,她自小就很喜欢大熊猫,还拥有一个大熊猫玩具,但从没看过活的大熊猫。
在听说今天就能够亲眼看到大熊猫时,尼克松总统夫人和美国客人们都很激动。
当他们来到熊猫馆后,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参观了馆内和运动场上的成年、幼年熊猫,尼克松总统夫人站在围栏外,围着正在吃竹子的熊猫左看右看,还亲自喂熊猫吃东西,给大熊猫拍照,久久不愿离去。
尼克松总统夫人离开前还依依不舍,不断称赞着熊猫可爱,并试探性地提出想要熊猫。
年2月25日晚上,由美国主办的答谢晚宴上,宾客们品尝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醇香。
原来,在尼克松访华之前,美国方面专门赶制了一批印有美国国徽的精致酒杯,用来搭配尼克松从美国加州挑选出的一款他最钟爱的起泡葡萄酒。
酒过三巡后,周恩来总理指着桌上一个画有熊猫的香烟盒对尼克松总统夫人说:“我想送给你这个。”
尼克松总统夫人一愣,她很奇怪,为什么周总理要送她一盒香烟?
周总理听到她的疑惑笑着回答:“不,不是香烟。我听说你在北京动物园熊猫馆看到了我们的熊猫,很喜欢,虽然中国的熊猫现在也很少了,但是为了美国人民的感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感情,我们还是决定,送你们两只熊猫,真的熊猫。”
尼克松总统夫人喜出望外,马上和尼克松总统转述,尼克松听后也十分惊喜,马上召集身旁的基辛格等人,一起举杯庆祝。
周恩来总理决定赠送熊猫的消息通过卫星转播传回美国,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兴趣。《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周恩来总理通过可爱的熊猫征服了美国民众的心。”
尼克松总统夫人参观中国面点制作
国宝大熊猫成为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好使者,也把这场告别晚宴推向了高潮。尼克松在祝酒词中动情地说:“我们在这里已经一周了,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结束访问后,尼克松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周总理赠送的茅台酒飞回了华盛顿。
想到周恩来总理曾经给他表演过的茅台酒“魔术”,他得意地在一次晚饭时,向他的女儿特里西娅表演。
只见他拧开盖子把茅台酒倒进了碗里,用火柴点燃,酒很快就点燃了,围观的孩子发出一声惊呼,但尼克松很快就发现了不对:这火怎么还不熄灭?
蓝色的火焰不断的跳动着,瓷碗承受不住温度炸开,酒液倾倒在桌面上,满桌子都是火,还好在警卫的帮助下很快就熄灭了。
基辛格(左)和尼克松(右)
基辛格还曾幽默地提到了此事:“美国第一家庭的成员奋勇协力,慌忙救火,才把火扑灭,防止了一场国家的悲剧。”
“水门事件”后,尼克松被迫辞去了总统职务,有好友去拜访他时,他取出了珍藏的茅台酒,给每人倒上一点点,很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年周总理送我的,现在只剩下半瓶了,不敢多倒。”
尼克松感慨地说:“我永远怀念周总理,当我下台时,很多人不再理睬我,周总理让黄镇大使托福特总统转告我,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尼克松。”
后来,时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大使级副主任韩叙去拜访尼克松时,专门送了他几瓶茅台酒。
据说一直到尼克松去世,这几瓶酒都没有喝完,每当有贵客来访时,他都会捧出茅台酒招待,深情讲述他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