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邱丹晨首席记者陈炜
每天早上7点出门,从家里走路来石梁溪滨水绿道锻炼,已成了衢州柯城区石梁镇砍底村村民小王近一年来的日常。
临近中午,在开化马金溪畔,赵娜正忙着屋里屋外的打扫检查工作,她经营的民宿隐乡小院刚刚接到一份订单,有3位上海来的游客即将入住。
傍晚,衢州智慧新城大草原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这是一块位于衢州市区的10万平米大草坪,仲夏时节,吃过晚饭后来到这里散步、聊天、放风筝的市民每天多了不少。
开化马金溪。
“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杭城。”地处钱江源头的衢州,是浙江省的生态屏障。这些年,衢州依水而建,由水而兴,因水而美,衢州人的生活也因水而丰富。
从绿水青山到美丽风景,再到美丽经济,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衢州正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休闲、文化及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全省乃至国内率先走出了一条河流生态系统治理之路。在衢州市水利局局长郑明福看来,市民能亲水,才谈得上以水兴城,而通过生态治理,真正“还湖于民,还绿于民”;通过全流域综合治理,水岸同治,治水带动两岸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应有之义。
衢州信安湖。通讯员许军摄
全域治水显成效
“黑臭河”变成“景观河”
石梁溪滨水绿道位于两溪流域,“两溪”即石梁溪、庙源溪,是柯城区的两条主要溪流,在各村老人印象里,原先这里溪水很清,水量很足,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河。
然而前些年,因为生猪养殖,两溪却成为了周围村民都避之不及的黑臭河。
“家家户户都养猪,那时候不懂保护,猪都散养着,污水废水往河里排,猪死了就往河里扔。”柯城区水利局局长陈宏良回忆说。7年前的石梁溪、庙源溪流域内三个乡镇——石梁镇、九华乡和万田乡存栏生猪有20余万头,石梁溪水质一度跌到劣V类,在省里都“挂了名”。
“最脏最臭的时候,饭刚做好端出来,人还没上桌,苍蝇先上桌了。”陈宏良说,“据我所知,那时候衢州各个地方情况都差不多,有的因为采砂,有的因为养殖,河水都是一样臭,洗拖把都嫌脏。”
变化出现在年,那一年,浙江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拉开了一场“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五水共治”攻坚战,柯城随即对流域内乡镇实行生猪禁养,仅用1年多时间,就实现全流域禁养。“当然,猪棚也不是一关了之,猪棚拆了变大棚,我们帮助原来养猪的农民实现转产转业,有的种蔬菜,有的做起了电商。”
衢州柯城区石梁溪
柯城两溪的蜕变,是衢州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大花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衢州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开展“治水长效战”,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禁止河道采砂,生猪和水产生态环保养殖。如今,衢州全市出境水水质持续保持Ⅱ类以上,连续6年夺得“大禹鼎”,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黑臭河不见了,村民又回到河边钓鱼、洗菜、洗衣服,最近几年,不少村民更是发现,不光水清了,家门口的水更美了。
走在柯城区石梁镇坎底村,沿石梁溪往上游走,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着,层层叠叠的堰坝,造型别致。在庙源溪,沿线一处处风格各异的堰坝也格外吸引眼球。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向荣介绍,在设计之初,两溪便按照全流域、生态景观化改造,打造出“一堰一景”。
例如石梁溪的司马堰用千层石整修堰面,形成多级错落叠水;庙源溪的鲶鱼湾堰坝层层叠叠,阳光下像是铺在河道里的珍珠帘幕……通过生态化治理改造,原来水污气臭的“黑臭河”变成生态优美的“生态河”,现在又成了村民家门口的“景观河”。
衢州柯城区石梁溪
以水富民聚人气
村民靠“水”富起来
正值暑期旺季,民宿主人赵娜也逐渐忙碌了起来。
赵娜的民宿位于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和马金溪仅一路之隔,前年她从村里一老太太手里把房租下,设计改造后,危旧农房焕然一新成了温馨别致的二层民宿,“透过一整面落地窗,在房间里就能看见美丽的马金溪,当初选择租下这间屋,就是看中了这个位置。”
在金星村,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民宿、农家乐共有24家,大都沿马金溪分布。在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看来,马金溪就是村子发展致富的“金钥匙”,从前村民靠山吃山,如今因“水”过上了富足日子。
“原来金星村是空心村、空壳村,全村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出去打工,全村一部拖拉机、小汽车都没有,人均年收入不到块。”郑初一说,年开始,金星村发展起乡村旅游,收入占比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现在,村民收入涨了五倍还多,家家户户小车开到家门口。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不少,现在大家在家搞搞民宿农家乐都忙不过来!”
坐落在马金溪畔的金星村。通讯员刘伯良摄
靠“水”富起来的不止金星村。下淤村坐落在马金溪河畔,抓住治水造景的机会,年下淤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村,村子人气渐旺,水上乐园、民宿(农家乐)、户外自助烧烤、休闲养生茶楼等旅游衍生项目也一涌而出,年下淤村旅游人次超过10万,全村旅游营业收入突破万元。
“如何更好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村民持续受益?”为做大文旅产业,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又动起了盘活资源的脑筋,这两年,村里统一收储41幢老旧房屋,“有修缮保护价值的,我们统一打造成古村落文化保护点,通过招商引资引智,引进一批好的文旅文创企业、人才。”
去年下淤村引进北京农道艺术家文创基地,一期投资万打造的文创基地样板房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叶志廷说,“这样一来,村里的旧资源得到了利用,还能带动全村文化旅游产业,老百姓的钱袋子也会越来越鼓。”
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富民优势,“美一片景,兴一带业,富一方人”的故事正在衢州不断上演。借助治水后的美丽河湖,衢州市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和直接营业收入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年衢州全市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30.78亿元。
以水兴业惠民心
美丽经济“踏水而来”
一边是古城,一边是现代化新城,信安湖贯穿衢州城区,这个时节,驻足湖畔,放眼远眺,两岸绿化连绵,宽阔清澈的湖面不时泛起波光粼粼。
信安湖。
一大清早,带着垂钓装备,衢州市民周先生沿信安湖一侧绿道而上,选了一处草丛、灌木丛较少的空地坐下垂钓。“早些年,忙着赚钱没时间钓,后来有了时间没有地方钓。”周先生说,最近几年,信安湖水质提升,沿湖也新修了不少适宜垂钓的大缓坡,他又开始钓鱼了。
望山见水,记住乡愁,对衢州市民来说,不必奔波乡村,移步家门外几百米便能寻见。
“以往河流治理偏重考虑防洪安全,因此过去河道堤防都是硬化堤坝,走在河边,看到的往往都是一道道‘铜墙铁壁’。”郑明福表示,如今,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防洪安全需求,更有生态、亲水的要求,“现在我们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河道面貌,水岸同治,通过退堤的方式建造生态缓坡断面,坡面上种上植物,用生态措施提高蓄洪能力,同时形成秀美景观。”
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幸福感的同时,一江清水更为衢州带来了发展红利,一批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正不断“踏水而来”。
随着旺旺、康师傅、娃哈哈等涉水企业入驻,衢州食品饮料行业产值年均增长近20%;信安湖、马金溪、庙源溪、石梁溪等成为治水美景富民“经济带”,两溪沿线3万多农民实现转产转业,人均纯收入增加元,累计增收超3亿元;以中国滑水巡回大奖赛为代表的一批精品涉水体育赛事落地信安湖,为衢州集聚了更多的人气商气,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解。
今年4月,衢州美丽沿江公路全线通车,串起总长公里、面积平方公里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囊括了百余个预计总投资过千亿元的绿色项目。根据衢州制定实施的《关于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的指导意见》,预计到年,衢州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占GDP比重将达2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眼下,衢州正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河流全流域系统综合治理,编制《衢州有礼·幸福水岸示范区规划》,探索实施以片区为治理范围的幸福水岸治理模式。谋划项目总投资亿元的亲水花园、幸福河湖、幸福水库、幸福灌区、幸福供水、新基建六大工程正有序开展规划建设。
“进,则城市配套完善创业无忧;出,则乡土田园气息回归自然。”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表示,要让生态宜居成为衢州的第一竞争力和最响亮的品牌,实现人与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完美融合,展现山水画卷、诗画田园、古城新韵、儒风浸润、小家碧玉、小康人家的美好图景,真正建成一座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江南山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创新活力城市。
编辑邱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