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位于“文君故里”邛崃市西南端,距成都公里,素有山奇、水美、林幽、石怪之美称。
天台山是国内不多见的箱状向斜山地,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U字形,山势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级台地,每一级台地都展现了不同的魅力,第一台地叫做瀑布飞虹景区,范围从山门区到等乐安,海拔高度为米至米,主要景点有长虹瀑布、川西第一瀑响水滩瀑布、丹霞奇观神蜂窟、明代观音桥等,呈现出壮美的自然风光,第二台地叫做雅潭闻古景区,范围从等乐安至正天台,海拔高度为米至米,主要景点有西川绝壁、小磨房、醉石林、和尚衙门、花石林、花石海、小九寨等,呈现出奇美的自然风光,第三台地是应光皓月景区,范围从正天台到玉霄峰,海拔高度为米至米,主要景点有高山玩水一条沟十八里香草沟、秀水三韵,呈现出原始森林的秀美。
自古就有“天台山,天台山,一重天台一重天,重重天台上九天”的民谣,来描述天台山三级台地的独特地形。
游玩天台山有几条路线,可以在游客中心乘坐观光车~正天台,再步行登顶,也可以坐车到山门(从游客中心到山门6公里),然后走小路上山(肖家湾~响水滩瀑布~等乐安~花石海~正天台),还可以乘坐观光车上去,在中途景点站上下。
乘坐观光车到正天台,正天台是天台山的第三台阶,也是天台山最大的一个台阶,游览车最高能到达这里,从这里步行到秀水三韵,大约2公里,走过雷音桥,首先看到的是左前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那就是雷音寺,风光绮丽的天台山,从来都是儒佛道三教荟萃之地,天台山雷音寺位于天台山玉霄峰下,占地百余亩,最初为汉代道观,唐以后逐渐变为佛寺,该寺兴旺于宋代,明末大部分毁于战火,后几经兴衰,今天,我们只能从遗迹来推想当年的佛事盛况,因所占据的地理条件优势,雷音寺被公认为天台山佛寺遗址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寺庙。
沿着雷音寺的红色围墙前行,前面是一大片的杉树林,树干笔直向上,浓阴蔽日,林中建有高空栈道和索桥,供游客登攀游玩。
往前行,一路上只见狭长的山沟中,金龙河溪流从山峰蜿蜒而下,如同穿梭山林间的白龙,随着地势的起伏不定,时而如龙啸九天,顺着陡斜的山势奔泻下,当遇到石头的阻挡,立刻水花四溅,气势宏伟,时而如游龙潜底,在峡谷、林间清清亮亮地缓缓流淌,古林修竹夹岸遮天,香草贴水丛生,薄薄的烟霭在幽深的峡谷里静静地漂浮。
走不多远,就来到了蝴蝶滩,蝴蝶滩位于“秀水三韵”入口处,这里河床变得开阔起来,清澈而低浅的溪流在平坦的红砂石河床上缓缓地流淌,一排颇带原始风味的踏水石蹬静静地躺着,人们可以踩着一溜石磴子过河,如果不怕凉,也可以淌水过河,每到春夏季节,这里就有大量的蝴蝶翩翩起舞,红的,绿的,白的,黄的,蓝的,绕着人飞来飞去,挥之不去,让你目不应暇,故名之蝴蝶滩。
踏着石蹬过河,就到了“秀水三韵”牌坊门,从介绍得知,秀水三韵不是单一的景点,秀水三韵地处天台山第三台级底部,是一个浪漫和充满灵秀的景点,顾名思义,秀水三韵是指秀美的水的三种不同韵致,景点包括香草叠溪、月洞飞水、蟠龙瀑布三组水景观,这三组水景观分布密集、各有特点,相辅相成,或动或静、或逶迤清丽、或飘逸灵动、或宏伟大气,结合点缀其中的许多小景点,极大地丰富了天台山水景的层次,呈现了天台水流的韵致,荟萃了天台水形的精华,彰显了天台水势的特色。
牌坊门右侧的小亭旁,一道石坝将溪水拦腰截断,形成了一个落差在5米左右的人工瀑布,颇有韵味,炎夏时节,这里玩水的人一定很多,大人、小孩儿都尽情享受嬉水的乐趣。
石坝将溪水拦腰截断后上游形成了一个小湖泊,它有个很动听的名字叫做“忘忧海”,海,就是高山湖泊的意思,因为这湖边长着一种叫做“忘忧草”的小野草,每到夏季小草就会悄然开出淡紫色的小花,小花倒映于水中分外妖娆,格外迷人,湖便由此草而得名“忘忧海”,“忘忧海”这里可花10元钱乘船到对面的十八里香草沟去游玩。
十八里香草沟是天台山绝佳的玩水去处,它聚集了“子母木船、龙拱车翻水、滑水、划竹排、水上秋千、水上爬梯、翻水车、水上碰碰车、水上速滑、蜻蜓点水、溯溪寻源、水上悬桥、瘦身坊、神仙担”等18项水上娱乐项目,不仅能让游客观赏到天台山丰富的水景,还能与水嬉戏、与水共舞,尽情享受自然玩水的乐趣。
继续前行,忽看见一块约八、九平米的扁平石静静地躺在山溪中,旁刻有“琴台石”字样”,据说当年司马相如落魄邛崃时,以一曲《凤求凰》博得了卓文君芳心,为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爱情,两人连夜出逃,在临邛当垆卖酒,留下“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的千古佳话,空闲之时,两人曾多次相携到天台山游玩,在此石上抚琴作诗,所谓高山流水叠音律,婉转琴音酬知音,于是这条沟里千古流淌出来的爱情旋律,使这里成为了东方伊甸园近郊的情人谷,为了纪念“凤求凰”的浪漫爱情,后人将此石称为“琴台石”,凝神侧耳倾听,仿佛还能听到千古爱情谱写出的天籁之音。
知音泉,这一泓深潭叫知音泉,宋代诗人陆游曾任邛州通判,主政天台山和尚衙门,常与佛寺高僧游山观景,吟诗作画于此,留下了“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荫中小阁开”等优美诗句,儒、佛大家成为知音,高山流水觅知音,名山秀水喜相逢,故称此泉为知音泉。
鹊桥,搭建在山溪上的一座木质拱桥,鹊桥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地方,深情相恋青年男女共同登上此桥,定会佳偶天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路行来,不仅欣赏到了天台山钟灵毓秀的山水风光,也感受到沿途景点中无一不在的“爱”的熏陶,沿途的山石,河滩上,无论是带有传说色彩的琴台石、贵妃池,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握在掌心的爱”和“爱”字石刻,无论矗立的同心石、鹊桥,还是重叠的幸福门、爱情门和友情门,都能拨动人的心弦。爱,是大千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